海尔成功从外资巨头手中收购上海莱士

家睢 阅读:349 2024-08-22 11:23:02 评论:0

又一家关乎中国产业发展的公司回到了民族企业手中,这次出手的是海尔集团。

近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完成了公司原股东基立福向海尔集团出售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

海尔通过海盈康以总价125亿人民币收购全球医疗健康企业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全部交易完成后,合计将获得26.58%的表决权。

这意味着,海尔已经正式将上海莱士收入囊中。上海莱士是中国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公司浆站数量总共为44家,2023年采集血浆1515吨,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通俗讲,血液制品就是以人血为原料,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重大复杂疾病。

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高度“牌照化”的行业,目前全国只有约30家,在海尔收购前,上海莱士是其中唯一一家大股东是外资企业的血制品公司。

待上海莱士董事会按照协议改组完成后,海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在国内血液制品行业,上海莱士是最有故事的公司之一。

1987年,美籍越南人黄凯来中国开拓血制品市场,他之前在美国就创立美国莱士,到1985年该公司已经在美国拥有11个血浆中心。

1988年,美国莱士和上海血制品输血器材经营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莱士,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血制品公司。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莱士都不被外界关注,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2004年,一家名为科瑞天诚的公司,从上海血液中心接手了上海莱士50%股权,科瑞天诚背后是资本大佬郑跃文。

手握稀缺血液制品生产牌照,在郑跃文的资本运作下,上海莱士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血液制品行业领先者,并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2008年至2015年短短七年时间,上海莱士的市值从40亿元一路飙升至千亿以上,郑跃文2015年以430亿元的财富荣登“医药首富”。次年,他以230亿元财富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江西首富。

不过,后来郑跃文炒股巨亏,辗转将上海莱士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国际血液制品巨头基立福,后者成为上海莱士最大股东。

基立福成为大股东,对上海莱士意义重大,一方面上海莱士开始聚焦主业;另一方面,获得了基立福在国内的产品独家代理权,对业绩增长有好处。2022年上海莱士净利润达到18.8亿元,创历史新高。

但基立福对谋求上海莱士的实控权一直摇摆不定,该公司一直处于无实控人状态。去年6月,基立福表示,正筹划卖出上海莱士的股权。

当时,对上海莱士表现出兴趣的公司不少,但最终被海尔集团收入囊中。2023年12月29日,海尔集团宣布,拟溢价17.6%收购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外加6.58%的表决权,收购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至此,多次易主的上海莱士,将拥有更加稳定的实际控制人,聚焦长远发展。

2相比于上海莱士之前的股东,海尔集团身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标签:聚焦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海尔集团布局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互联网三大板块,尤其在大健康产业,海尔集团旗下生态品牌盈康一生已经有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两家上市公司。

有分析人士认为,海尔集团斥巨资收购上海莱士,一方面可以延伸自己的大健康业务版图,另一方面,不排除能够进一步打开上海莱士的发展天花板的可能性。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上海莱士共有上海、郑州、合肥、温州4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单采血浆站44家,2023年采集血浆1515吨。

尽管上海莱士的采浆量已经不小,但和国内一年4000吨左右的采浆需求量缺口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获得更多的新设浆站。

在血液制品行业,我国已经从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总量控制。

国务院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一2005年)的通知》规定:国家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外界分析指出,海尔集团成为上海莱士大股东后,该公司有望在新设浆站方面有所突破。

海尔方面也表示,盈康一生将支持上海莱士推进“拓浆”和“脱浆”齐步走战略,在聚焦安全、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坚持科创驱动,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探索生物制药前沿技术。

实际上,和直接的商业利益相比,海尔集团未来对上海莱士的赋能提升,还会体现在整合运营能力、高水平管理、技术提升等方面。

海尔集团这些年积累了丰富的收购成功经验,比如在收购日本三洋白电、新西兰斐雪派克以及美国GEA之后,通过管理创新,被收购企业在短时期内业绩提升明显。

管理方面,海尔这些年独创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技术方面,盈康一生打造了比较成熟的数字化血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公卫服务解决方案、智慧用药全场景数智解决方案,这对上海莱士未来的数字化提升大有裨益。

3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创业40年来,海尔始终坚持与时代同频、与用户同心,持续创新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创出了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一个引领时代的管理模式。

在一见财经看来,伟大的企业总是能“顺势而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海尔此次收购上海莱士,即实现了商业价值最大化,其实还有更大的社会价值。

血液制品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其不仅是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关键产品,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不过,海尔成功从外资巨头手中收购上海莱士从目前全球血液制品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格局,杰特贝林、百特、基立福等公司的营收占全球市场的超过70%,国内血液制品进口依赖度高,市场缺口巨大。

对于疾病防控、重症救治来说,血液制品属于绝对的“刚性药品”,但血液制品在我国常年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如人血白蛋白目前超过60%还是依赖进口。

有业内人士对一见财经表示,血液制品在满足基础医疗需求、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国防应用方面中具有重要战略资源意义。发展国产品牌有助于保障国家血液安全。

交易完成后,上海莱士作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重要企业,将回归并依托于民族企业海尔集团发展。

通过海尔的赋能,上海莱士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也期许能推动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整体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血液制品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降低部分血液制品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同时提升血液制品的本土供应保障能力。

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谭丽霞表示,“我们期待与上海莱士、基立福紧密合作,提升血液生态产业链整合与创新,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言不虚,二十大报告已经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血液制品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提高产品供应量,提高自给自足的水平,即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潜心研发,企业的参与与支持有助于解决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

更重要的是,血液制品行业还是生物制药行业向上探索突破的“跳板”,对我国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意义重大。

可见,海尔收购上海莱士,不仅仅是一次“百亿收购”那么简单。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若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