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降六年,加速出清!投资机构卷向新质生产力

琦迪 阅读:890 2024-09-03 13:50:35 评论:0

“私募股权基金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宣告终结。”

在近日召开的2024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上,沙利文与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PE/VC基金行业CFO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作出上述结论,并指出中国PE/VC管理人登记通过情况自2018年起连续6年持续减少。

目前处于缩水状态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也在倒逼投资机构改变投资策略。在沙利文第三届投资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技术是驱动经济增长最核心的要素,新质生产力有望引领未来产业投资新方向,将成为创投机构“穿越周期”的利器。

中国PE/VC管理人连续6年持续减少

根据白皮书披露的数据,中国PE/VC管理人登记通过情况自2018年起连续6年持续减少,2023年通过数量仅为316家,同比减少57%。2024年一季度,PE/VC管理人登记通过数量仅为25家,环比减少58%,同比减少80%。

《白皮书》指出,“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整合的加速,提高PE/VC管理人的准入门槛和合规要求,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管理人才能获得登记批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尤其是IPO退出路径面临的困难,也影响了新基金管理人的设立意愿。”

整理来看,中国存量市场化PE/VC基金管理人也在加速出清。《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PE/VC管理人数量降至12893家,同比减少10%。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中国PE/VC基金管理人存量规模持续减少,截至2024年5月,管理人数量仅为12384家。

“究其原因,监管政策的变化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如2023年2月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不符合要求的基金管理人退出市场。自2022年以来,中国PE/VC市场的基金备案数量及规模连续下滑,给市场带来压力;加上退出渠道受限影响资金流转和后续的募资能力等因素,共同推动行业的自我优化和升级。”《白皮书》分析到。

《白皮书》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PE/VC市场基金备案通过数量和备案通过规模均持续减少,备案通过数量2041只,同比、环比分别下降47%、43%;备案通过规模127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5%、33%。VC融资备案通过数量相较优势,2023年VC占PE/VC备案通过数量的65%;但PE市场资金流向更具规模性,2023年PE占PE/VC备案通过规模的57%。

新质生产力成为创投机构角逐点

“投资机构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即上游LP(注:有限合伙人)不断提高DPI(投入资本分红率)要求,和下游退出越来越难之间的矛盾。股权机构的投资不可避免要受到两端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是在夹缝里寻找合适的投资策略。”在沙利文第三届新投资大会上,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下,只有创造价值的机构才能在市场长期生存,而技术是推动新一轮生产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理论上是可以穿越周期”。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创投十七条”)。作为国家层面推动创业投资发展最新的纲领性文件,“科技”关键词贯穿《政策措施》全文。在国家确定了引导创投行业投向科创领域的主脉络之后,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的投资人基本上都具备工科或者产业背景。

不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对投资机构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连降六年,加速出清!投资机构卷向新质生产力过往财务投资机构(尤其是投早期)一以贯之的是Top-down的方法论,即研究驱动,现在的方法论变成了研究驱动叠加深入地方、深入产业的Top-down与Bottom-up结合的模式。“脱离了产业、脱离了技术转化落地,做好硬科技投资这句话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

“当下很多投资方向的核心技术,最早都是从高校、研究机构的积淀中转化而来。所以,机构更抓投早、投小。”季薇还表示,投资机构还更应该具备全球市场。

季薇进一步强调,投资机构要适应新质生产力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除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外,还存在另外两大因素,即‘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就意味着,除了技术的影响之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产业端有信心做投资,扩大再生产;需要消费终端的振兴;更需要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季薇表示,风险投资机构在资源有效配置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过往中国企业出海,是将模式照搬到国外,如今,很多企业会将生产制造环节进行全球化布局,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并非简单地在国内做到市场前三后,再卷到全球,而是,在最初做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相关的生产要素配置时,便已经思考了全球化问题。投资机构应该在此过程中帮助被投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解决适配性、合规性等问题。”

新质生产力的“出海机遇”

东方富海合伙人杨雪飞还指出,当前除了新质生产力引领的科创主题投资之外,出海也是创投领域另一大热门方向。

沙利文全球董事局主席富大为(DavidFrigstad)看好对中国企业在全球探索新机会的机会。富大为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智能革命的关键时期,这将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并为全球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他指出,中国企业尤其能够利用其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和技术集成能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为了把握这些机遇,企业需要构建完整的价值链生态系统,包括供应链、客户链、营销链和技术链等,并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这些机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项目主任王东,也基于全球化视角,分析看好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方向,即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及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重要参数。在一些西方国家和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这种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到GDP总量接近40%,而中国目前仍然只有约10%。”因此,王东认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蕴含着许多机遇。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若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